保暖方法|日本爆紅玉米穿衣法/保暖內衣穿法選擇/蓋被方法/暖包怎樣用一文睇清
- lamix medicalaesthetic
- 1月16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保暖方法|玉米穿衣法|保暖內衣選擇|蓋被方法|暖包怎樣用|
小編整理了冬季保暖的十大方法,包括選擇保暖內衣和羽絨服的建議,穿衣技巧、巧妙的蓋被方式,以及冬季進食暖身的飲食建議與穴位按壓等實用貼士,全方位支持大家輕鬆抵禦寒冷,享受一個舒適溫暖的冬季。
1.玉米式穿衣法
在寒冷的季節,一種名為「玉米式穿衣法」的穿搭技巧近年逐漸受到青睞。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內層選擇輕薄的衣物,然後在外面搭配一件厚實的防風外套,核心概念是透過不同的衣物組合,使整體造型品味提升,增加時尚感。以下是玉米式穿衣法的一些詳細說明和建議:
玉米式穿衣法的基本概念
層次感:如同玉米的一層一層,利用多層次的服裝搭配增加視覺效果。
顏色搭配:選擇不同顏色的衣物,可以採用同色系的不同深淺,或是對比色組合。
款式選擇:不同長度、款式的衣物組合,如短上衣搭配長裙,或長外套搭配緊身褲。
穿搭技巧


基本單品:選擇合身的基本單品作為底層,如白色T卹或修身襯衫。
外層搭配:
開襟衫或外套:可以選擇長版開襟衫或輕便外套,增加包容性。
馬甲:馬甲也是不錯的選擇,可以在視覺上拉長身形。
下身選擇:
裙子:層次的裙裝選擇,如長裙疊穿,增加動感。
褲子:採用高腰設計,可突出腰線,搭配長上衣形成比例感。
配件運用:如腰帶、圍巾等,適當使用配件增強整體造型的時尚感。
適合人群
各種身材:玉米式穿衣法適合多種身材,透過合理的搭配可以有效遮掩身材缺陷,突顯優點。
不同場合:無論是日常休閒、辦公室搭配或晚宴,都可以靈活運用。
總結
玉米式穿衣法強調的層次感和多樣性,使得個人化搭配成為可能,透過色彩和款式的巧妙組合,提升整體的時尚感和品味,是一種非常實用的穿搭技巧。
日本爆紅4件衣服內外保暖穿法
許多人在寒冷的天氣中,即便穿了多層衣物仍感覺不夠暖和,這可能並非身體虛弱,而是穿著的順序不當。在日本的冬季,當地人常常看似輕裝上陣,卻能保持溫暖,這其中的秘訣在於他們獨特的穿衣方式。只需四件服裝,便能有效抵抗嚴寒,關鍵在於由內而外的穿著順序:首先是發熱內衣,接下來是鬆身衣物,再是束袖樽領的外衣,最後是外套。
這種方法的原理在於,首先穿上貼身的發熱內衣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,隨後再加上鬆身的衣物來提供空間,促進熱量的流動。接著,束袖樽領的衣物則有助於保持熱量,而外套則是最外層的防護,確保身體能夠在寒冷的天氣中持續保持溫暖。透過這一系列的穿著方式,無論外界多冷,身體都能得到良好的保護。

發熱內衣穿着法
近年具有發熱功能的內衣,如Uniqlo Heattech等品牌大行其道,它們一般以發熱紗製作,其保暖原理與一般保暖內衣以保存身量熱量為主不同,而是以人體自然排出的濕氣,將其吸收後並轉換成熱能,再用纖維空氣層進行保溫,因此穿着時必須緊貼身體皮膚,切忌在內「打底」或穿着鬆身款式,都會減低其發熱效能。
發熱內衣應如何選擇?穿錯可能越穿越冷!
以前要穿厚厚的毛衣才覺溫暖,但自從保暖內衣的出現,顛覆了「厚才是暖」的舊有觀念。究竟為何有人穿了HEATTECH(發熱衣)也不覺暖?日本一電視節目就請來優衣庫的中野正海部長揭開發熱衣的「保暖」秘密!
中野部長指,HEATTECH保暖內衣其實是靠「吸濕」來發熱!原來人體就算不作任何活動,根據身體的自然新陳代謝,一天也會釋出800毫升水蒸氣,而HEATTECH就是運用這個自然現象,用人體排出的水蒸氣,將其轉換成熱能。當人體水蒸氣釋放後,再接觸到HEATTECH上的特殊纖維,就可以令這些水蒸氣無法排出,而帶來發熱效能,並透過纖維傳送到身體,所以穿上HEATTECH就會產生溫暖感。[扶墙R]
錯誤穿法1:HEATTECH下多穿一件衣服
既然衣料要接觸肌膚才會上產生熱能,那在HEATTECH下多穿一件衣服,就不能直接接觸肌膚,衣料也不能吸取身體釋出的水分,故以「吸濕」而產生熱能的HEATTECH就難以發揮效果。
錯誤穿法2:HEATTECH太鬆身
不少人擔心衣物會「縮水」而會選購較size的衣服,但購買HEATTECH就萬萬不可挑選鬆身size。中野部分指,較大尺碼的HEATTECH,令保暖內衣無法發揮保暖效果!全因衣料未能直接接觸肌膚,就會降低「吸濕」發熱的效果,而且穿上鬆身的保暖內衣會令衣料和肌膚的空隙過大,水蒸氣更易流失,影響衣料吸收身體的水蒸氣,就會失去HEATTECH原有的發熱功能。
錯誤穿法3:運動時穿HEATTECH
有些人於寒冷天氣下,會穿上HEATTECH做運動行山,中野部長解釋,於運動時穿上保暖衣,不但難以保暖,更會因大量流汗而令身體感覺更凍,甚至比不穿保暖內衣還要冷!這是因HEATTECH的特殊纖維無法吸收大量水分,運動時身體會大量流汗,HEATTECH難以快速將水蒸氣轉換成熱能,就會令特殊纖維吸附大量水分,不但不保暖,反而會更冷!
發熱內衣貼身穿着,如發熱衣材質以聚脂纖維為主,其發熱效果雖然較佳,但如有肌膚敏感者,可能選擇一些棉質為主的會更佳。其次可留意衣服是否具彈性及輕盈等,越有彈性越舒適,活動起來也越自在,甚至睡覺時穿着也可。


再嚟一個簡單計算表🌟26°C是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
【目前環境溫度➕衣服溫度🟰26度穿衣法則】
🌈不同類型衣服溫度參考值:
+1°C:T卹、薄秋衣、薄馬甲
+2°C:襯衫、保暖內衣、抓絨馬甲
+3°C:衛衣、薄針織、薄外套
+4°C:羊絨衫、厚毛衣、抓絨毛外套
+5°C:風衣、夾克、衝鋒衣
+6°C: 厚棉服、薄羽絨服
+9℃:厚羽絨服
👉🏻懶人版穿衣法則(抄作業):
20-25°C:衛衣/襯衫/薄針織+緊身褲/運動褲
15-20°C:薄秋衣+薄馬甲+薄外套+運動褲
10-15°C:保暖內衣+薄毛衣+風衣+運動褲
5-10°C:保暖內衣+厚毛衣+厚棉服+抓絨衛褲
0-5°C:保暖內衣+厚毛衣+厚羽絨外套+抓絨衛褲
羽絨應該如何選擇?
質輕而保暖的羽絨,絕對是冬季保暖服飾的首選,而羽絨一般以鵝絨及鴨絨為主,若論保暖功效,鵝絨比鴨絨更佳,因此挑選時可留意有否標明「Goose Down」,而絨毛(Down)組成比例越高,保暖功能也越佳。另外若是相同的羽絨重量,蓬鬆度越高的羽絨愈保暖;另外彈性越高,也代表羽絨的含量越高,保暖效果更佳,可嘗試以手輕壓看其回彈程度。

暖包如何用得其所?
暖包應貼在這4個位置上
根據日本醫學專家福田千晶的建議,暖包應該貼在適當的位置才具有最佳的保暖的效效果,分別是分別是肚臍下方、肩頰骨中間、脖子後下方,以及腰的兩側,尤其腰的兩側是最佳位置,因這裏附近有許多重要的器官如肝、腎及胃等,好好保暖能令身體都暖和起來。至於若經常肚皮冰冷,或女性有經痛問題,將暖包貼在肚臍下方也有助舒緩痛楚。不過緊記暖包別直接貼在皮膚上,最好貼在內衣外,以免燙傷。

吃甚麼食物可以保暖?
冬季9大暖身食物推介
冬天進食適合的暖身食物能有效幫助身體保暖。以下是九大推薦的暖身食物:
1. 羊肉:羊肉具有溫補效果,適合冬季食用,能增強體內熱量。
2. 牛肉:牛肉富含蛋白質和鐵質,能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身體溫暖感。
3. 辣椒:辣椒含有辣椒素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讓身體感到溫暖。
4. 薑茶:薑具有暖身效果,薑茶不僅美味,還能驅寒暖身。
5. 栗子:栗子營養豐富,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。
6. 番薯:番薯富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,能提供持久的能量,讓身體保持溫暖。
7. 木耳:木耳不僅有助於血液循環,還能增強免疫系統,適合冬季食用。
8. 肉桂:肉桂具有暖身的特性,可以用來調味或泡茶,增加舒適感。
9. 蜆:蜆含有豐富的鐵質,甚至比牛肉還要多,能促進造血功能,增強血液循環,有助於保暖。
圖片來源:小紅書